| 繁體 | 加入收藏 |
我要当作家 我要当编剧
第306章 选伴读

作者:沫凌 字数:2064 字


等给杏儿治好了闹肚子的病症,沈清宁严肃着脸,和她说起了怀孕的事情。杏儿十分吃惊,不信的摇摇头,“不可能的,文山之前才给我把过脉,就算有孕也不会这么快的……”

沈清宁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解释。婉转的,“这个脉象不是那么容易把出来的,习文山的水准可能还不到这个境界。我可以告诉的是,这孩子绝对要不得。”

杏儿脸色白了。

因为实在对沈清宁信任,回去,和习文山说明,习文山又把脉还是什么都察觉不出,只选择顺从沈清宁的话,沉痛的,“我们还是听她的。”

既然要不得,为了大人的安危,还是要知道取舍的。对他来说,虽然也很在意自己的孩子,但更在意的还是杏儿。

沈清宁很欣慰,准备亲自来为她落胎,谁料孔氏知道了这件事,又是气又是急,不准他们伤害自己的孙儿半分!她不懂什么异常什么胎像,只知道好好的一个孩子,大人也好好的,怎么就要不得了?

沈清宁想要和她好好的解释,却还被孔氏的拐杖驱赶,对她没了一点好颜色,“你走,我们家的事情用不着你来插手!杏儿以前是你的奴婢不错,但她现在也是习家的媳妇!”

习文山护着沈清宁,才叫她没受伤,叹气,让她先回去,自己会再劝说。对沈清宁的信任是坚定不移的。

沈清宁只好先回去了。

而在孔氏的执拗坚持下,不管是习文山还是杏儿,都没办法忤逆她的意思,把这个孩子落掉。

孔氏一人与三人对抗,伤心难过,还让孙女连翘来劝说她的后娘,“好好的孩子,以后也是你的弟弟或妹妹,他们真是被猪油蒙了心!我看啊,就是不想生一个自己的孩子!连翘,你可要好好劝劝你爹和后娘。”

连翘哪里懂得那么多,只是真心想要一个弟弟妹妹,跑去和杏儿说了掏心窝子的话。

杏儿拉着连翘的手,最终还是不忍心伤害肚子里的小生命,抱着那么一丝丝的期待,或许,不会出什么事呢?

结果,还没有过多久,在她日常来月信的日子,竟然照常来了月信,很不符合她有孕的状况。接着,她腹部绞痛难忍,比当初生大娘二娘时还要疼痛上百倍,不得已,叫来沈清宁救命。

沈清宁慌忙赶来习家,预料到杏儿不早拿掉孩子,迟早会有这么一天,连忙施针,下药,一晚上没有合眼,将人从阎罗王那里抢了回来。

孔氏在杏儿出事的时候就守在旁边,泪眼婆娑,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,沈清宁略微解释,反正这一胎就是不正常,没长在该长的地方,说多了,她也不会明白。

不过即使不明白,孔氏也对自己的作为后悔极了,等杏儿虚弱的睁眼,她就握住了杏儿的手,对自己的亲女儿一般,“咱不急,咱不急了,有连翘和二娘两个女儿呢。”

杏儿本来也没多怪她,见她这幅安抚的亲热样子,忍不住还笑了,“我知道了娘。反正咱们一家就好好过。”

这天开始,孔氏就再不催逼关于孩子的事情,一家五口其乐融融,幸福美满,叫许多人看着都心生羡慕。

杏儿没事了,但沈清宁还是要计较陶纤的小手脚。即使其他人都没糟害,她在糕点里洒了巴豆粉的事情也是逃脱不掉的,和孟莹商量了,觉得不能再让她待在学堂。

孟莹和沈清宁从来都是一个战线,虽然有点不妥,但也不是不可为,毕竟她们已经对她很好了,只是某人总是不知感激,还心怀怨忿。

知道自己要被赶出女学,陶纤是气愤的,但做出的却是可怜和恳求的姿态,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暴露,就一个劲的求饶,保证,绝对不会再有下次。

她能屈能伸的心性更叫人心生警惕,孟莹和沈清宁还是坚持将她劝退,她们是大人还可以防备,学堂里其他的孩子怎么办?不能为了一时善心,就害了其他无辜的人。

陶纤最终只能灰溜溜回家,把孟莹和沈清宁都给记恨上了。然而孟家和沈家本就是不一般的人家,就算记恨,也不是能让她随意下巴豆粉来暗害的了。

陶纤恨恨的待在家里,陶家人还挺高兴她不去上学了,让她赶紧把家里的鸡都给喂好,把去菜市场卖鸡蛋的工作也交给她。

陶纤根本不愿意做,觉得自己不该还像以前那样平庸度日,然而改变的机会都已经没了,她被责骂,不得已去喂鸡,又把沈清宁两人暗恨了一回。

陶兰在家专门做一些绣活挣钱,不过也挣不了几年,已经和某户人家谈好了婚事,她还苦口婆心的找陶纤说话,让她不要再想一些不踏实的,好好把日子过好,好好等着嫁人才是正事。

上辈子,陶兰的结果也就那样,平淡平庸,但也比陶纤的要好得多,可如今陶纤半点都看不上她的人生,好不容易重活了一世,她是绝对不愿再过那种嫁人生子,劳劳碌碌的日子的。

陶兰被顶撞,不屑,暗暗抹泪,再也不多管这个妹妹的事情。陶父母也暗暗的找人做法,想要把她忽然变得古怪的性子扭回来。

还没有找到人,某日,陶纤带着一篮子鸡蛋去卖,听到市场上的人聊天,聊到当朝的大皇子要重新找个伴读,原来的伴读自己要忙碌科考的事情,而这回,他有意要在民间寻找。

这可就给了普通百姓机会,许多家里有小子的,都有这个心思让他去试一试。做伴读就像是做小厮,可做贵人的小厮可和普通的小厮不一样,更是能和大皇子跟着一个太傅学习,是上赶着都难得到的机会。

万一得了点拨,这辈子就发达了。

许多人蠢蠢欲动,陶纤也不例外,卖了鸡蛋得了钱,就买了好多东西藏在家里,对陶父母就说把钱弄丢了。

陶父母生气,却又不能让她把钱变出来,只说以后不再让她去卖蛋,只负责喂好了从窝里捡蛋。

陶纤乐得清闲,打量着买回来的东西,怎么说,也要为自己再争取一把。